基于3大典册胃脘痛古代食疗方调治规律的关联分析

时间:2023-03-04 00:21:15
作者:黄晶晶,叶然
关键字:胃脘痛,数据挖掘,调治规律,食疗,饮食护理,
DOI:10.16460/j.issn1008-9969.2022.11.073
查看次数:624

如需要完整文档点击下方 "点击下载文档" 按钮

摘要: 目的 利用数据挖掘技术,探索3大典册中医食疗干预胃脘痛的调治规律。方法 收集《中国药膳大辞典》《中医食疗方全录》《中医方剂大辞典》中用于调治胃脘痛的古代食疗方,并提取出处、组成、服用时间等信息。应用SPSS 22.0进行频数分析及聚类分析,应用SPSS Modeler 18.0中的Apriori算法进行食物配伍关联分析。结果 共纳入75首食疗方,含有60味食物,其中高良姜(6.7%)、粳米(5.8%)、干姜(5.8%)的使用频次较高。性味归经方面,食物的性以温为主;味以甘、辛、苦为主;归经以胃、脾、肺经为主。胃脘痛古代食疗方共有11种剂型,其中粥剂最多(24%);服用时间以空腹服为主(24%);主治证候以寒邪犯胃、脾胃虚寒为主。聚类分析得到3个聚类群。寒性胃脘痛的常用食物组合为小麦粉与花椒,脾胃虚寒证还常用人参与干姜,陈皮与胡椒、高良姜、草果,肝胃气滞证常用组合为生姜与陈皮、甘草。结论 古代医家应用中医食疗调治胃脘痛时,讲究温中补虚,重视调理气机,强调循因而“通”,遵循辨证施食,主张寒热并济,善用“辛甘化阳”。

如需要完整文档点击下方 "点击下载文档" 按钮

基于3大典册胃脘痛古代食疗方调治规律的关联分析
《基于3大典册胃脘痛古代食疗方调治规律的关联分析》
完整文档 下载到本地,方便收藏和查阅
文件号:141282
基于3大典册胃脘痛古代食疗方调治规律的关联分析
点击下载文档
基于3大典册胃脘痛古代食疗方调治规律的关联分析

点击下载 文件号:141282(点击复制) 公众号(点击复制)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