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造林和撂荒2种植被恢复方式碳储量差异

时间:2023-03-29 18:27:20
作者:彭阳,白彦锋,姜春前,徐睿,刘秀红
关键字:森林生态学, 耕地, 退耕还林地, 农田撂荒地, 恢复, 碳储量
DOI:10.11833/j.issn.2095-0756.2018.02.006
查看次数:353

如需要完整文档点击下方 "点击下载文档" 按钮

为了解耕地在造林和撂荒这2种恢复方式下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差异和分配特征,并为估算森林碳汇提供基础数据支撑,在2016年7-8月,采用野外样地调查并结合室内测定对湖南会同恢复14 a的退耕还林地(即耕地造林)和农田撂荒地(即耕地撂荒)进行植被、凋落物以及土壤碳储量的调查。结果表明:①退耕还林地的生物量碳储量显著(P < 0.05)高于农田撂荒地。其中,退耕还林地的乔木层碳储量高于农田撂荒地,并且前者是后者的2.76倍,但灌木层和草本层正好相反。②耕地在2种恢复方式下土壤碳质量分数均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依次减小。农田撂荒地土壤碳储量随土壤深度的增加也依次减小,但退耕还林地土壤碳储量的大小为20~40 cm > 0~10 cm > 40~60 cm > 10~20 cm > 60~80 cm。退耕还林地0~80 cm深土壤碳储量略高于农田撂荒地,但两者没有显著差异(P > 0.05)。③退耕还林地生态系统碳储量要高于农田撂荒地。2种恢复方式下各组分碳储量大小均为土壤层>乔木层>凋落物层>草本层>灌木层。研究显示,在试验时段内,耕地采用造林的方式其固碳能力要优于撂荒的方式。

如需要完整文档点击下方 "点击下载文档" 按钮

耕地造林和撂荒2种植被恢复方式碳储量差异
《耕地造林和撂荒2种植被恢复方式碳储量差异》
完整文档 下载到本地,方便收藏和查阅
文件号:105940
耕地造林和撂荒2种植被恢复方式碳储量差异
点击下载文档
耕地造林和撂荒2种植被恢复方式碳储量差异

点击下载 文件号:105940(点击复制) 公众号(点击复制)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