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吕梁山地区中―新生代隆升剥露过程:磷灰石裂变径迹证据

时间:2023-04-29 08:51:08
作者:任星民,朱文斌,朱晓青,王玺,罗梦
关键字:低温热年代学,隆升剥露,裂变径迹,中―新生代,构造热事件,盆山耦合,山西
DOI:-
查看次数:917

如需要完整文档点击下方 "点击下载文档" 按钮

运用磷灰石裂变径迹热年代学方法研究了华北克拉通吕梁山地区前寒武系杂岩体及其周边盆地的构造热演化过程,这对于进一步探讨和认识华北克拉通演化和破坏等科学问题有重要意义。结果表明:山西吕梁山地区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分布于40~138 Ma,记录了吕梁山地区早白垩世以来的冷却事件;裂变径迹年龄与海拔高程呈正相关关系,线性相关系数为0.789;磷灰石颗粒的围限径迹长度范围为10.62~12.99 μm,远小于其初始长度(16.3 μm),表明样品经历了长期的退火过程?磷灰石裂变径迹时间-温度模拟结果表明吕梁山地区经历了两期快速隆升:第1期冷却事件对应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吕梁山山体发生的剧烈冷却抬升,该事件使得样品进入部分退火带,随后长期处于部分退火带;第2期则表现为渐新世以来吕梁山地区出现伸展造山运动,与山西地堑系形成盆山耦合,山体快速隆升剥蚀。此外,中新世末(约9 Ma)以来,青藏高原快速隆升向东扩展的远程效应对吕梁山地区构造的影响不明显。��

如需要完整文档点击下方 "点击下载文档" 按钮

山西吕梁山地区中―新生代隆升剥露过程:磷灰石裂变径迹证据
《山西吕梁山地区中―新生代隆升剥露过程:磷灰石裂变径迹证据》
完整文档 下载到本地,方便收藏和查阅
文件号:100915
山西吕梁山地区中―新生代隆升剥露过程:磷灰石裂变径迹证据
点击下载文档
山西吕梁山地区中―新生代隆升剥露过程:磷灰石裂变径迹证据

点击下载 文件号:100915(点击复制) 公众号(点击复制)

x